硅膠模壓產品和擠出產品的區別,你知道嗎?
隨著中國制造工業的快速發展,硅橡膠制品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而對于處處可見的硅膠產品,密封圈、膠條、膠管、膠套、墊片,硅膠套管,硅膠燈帶等等,
你真的知道它們是怎樣制成的嗎?一般來說,硅橡膠制品比較常見的成型方式有模壓和擠出兩種,分別可制成硅橡膠模壓密封件與擠出膠條等,
制成品各自的使用功能不同,選擇的工藝也有所不同,各有利弊。下面泰華硅膠就和大家來說說硅橡膠模壓產品和擠出產品具體有哪些區別呢?
一、模壓
模壓,又稱為壓制成型或壓縮成型,是指硅橡膠原料在閉合的模腔內借助加熱、加壓而成型為制品的硅橡膠塑料加工方法。
模壓成型,將粉片狀、團粒狀的膠塊,先制作與成品相似形狀的料坯,放在加熱模具的型腔中,通過閉模加壓,使其成型并固化或硫化,再經脫模得到制品。
模壓適用于熱固性、熱塑性、硅膠產品的成型加工,廣泛應用于工農業、交通運輸、電氣化工、建筑機械、日常用品等材料領域。
使用模壓工藝制成的硅橡膠制品主要是結構連接件、防護密封件和電氣絕緣件,制成密封圈、墊圈、保護套、密封塞、包邊套、墊片、油封、雜件等產品。
優點:
1、產品尺寸精度高,形狀規矩漂亮,表面光潔。
2、可根據需求制作成任何形狀,一次成型平板狀制品。
3、制品的內應力低,翹曲變形小,收縮率小,機械性能較為穩定。
4、生產效率高,可批量生產,便于實現自動化和專產化。
缺點:
1、制品長度有限制,不適用于存在凹陷、側面斜度或小孔的復雜制品。
2、制品飛邊較厚,去除飛邊工作量大。
3、模具制作復雜,開發周期長,成本較高,對制作工藝和壓機有一定的技術要求,只適合于批量生產中小型復合材料制品。
二、擠出
擠出,又稱為擠壓或擠出成型,是指物料通過擠出機料筒和螺桿作用,一邊受熱塑化,一邊向前推送連續通過機頭,制成各種截面制品的加工方法。
擠出成型,一般會根據加工物的類型和形狀,選定擠出機、機頭和口模,以及相應的輔助裝置,然后確定擠出工藝條件,如螺桿轉速、機頭壓力、定型溫度等。
在擠出過程中,物料一般都要經過塑煉,還要經過冷卻固化或硫化等的定型方式,采用不同的擠出工藝,可得到不同的制品。
擠出可應用于熱塑性塑料和橡膠的加工,實現配料、造粒和膠料過濾。擠出產品在建筑工業、石油化工、機械制造、電子設備、汽車航空等領域都有應用。
使用擠出工藝可制成密封條、管材、板材、片材、薄膜、打印機復印機滾軸、電線電纜包覆橡套、橡膠輪胎胎面條、內胎胎筒、各種復雜斷面形狀制品以及空心、實身、發泡等成品橡塑制品。
優點:
1、長度無限制,可以根據需要生產任意長度的管材、條狀、棒材、異型材等。
2、生產周期快,生產效率高,產量大,可連續化生產,應用范圍廣。
3、很少有廢品產生。
4、一機多用,擠出機可通過更換不同的螺桿和機頭,生產加工多種物料和制品。
缺點:
1、只能做成管條狀制品。
2、精度相比較差,部分復雜形狀難以生產制造。
現代硅橡膠工業的發展,新產品、新工藝的研發不斷加強,各種結構與功能的機械設備不斷產生,使可加工的材料種類、制品結構和形式也越來越多,模壓和擠出等的加工成型技術也得到不斷的深化拓展。